
人民交通讯(吴雅春 通讯员:丁雅丽)近日,中国交建西藏工程建设项目三工区开展2024届新员工“导师带徒”期末考试,为青年员工搭建成长成才服务平台。
“导师带徒”传帮带,个性化培养助成才
考试前,项目3名2024届新员工立足岗位,回顾总结了自己的工作成果与存在不足,导师逐一进行点评,并提出下阶段改进建议。
“徒弟愿意学,师傅愿意教,我们通过‘导师带徒’制度,实现新老员工的‘双向奔赴’。”项目工会主席鲁卫东介绍。依托“导师带徒”制度,项目针对新员工制定个性化培训计划,挑选技术娴熟的业务骨干担任导师。通过师徒结对签约、经验分享、定期考核等方式,多措并举“传、帮、带”,加快新员工培养步伐,让新员工快速成长成才。
为帮助新员工尽快转变并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项目在传统“导师带徒”活动基础上,不断探索个性化培养模式。根据新员工岗位工作需求,制定专属人才培养方案,确立了清晰的培养目标和计划。项目采用“定性+定量”的考评方式,以周、月、季度的频率综合检验新员工业务理论和学习成果。同时,导师全程跟踪、监督,培训结束后进行专业技能评估,确保培训成果落到实处。
多措并举搭平台,全周期体系提技能
项目构建全周期技能提升体系,推出多项人才培养举措,依托课题攻关、集中培训、考核实践的人才培养机制,全力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
在隧道施工现场,新员工陈玮祥拿着笔记本,认真听取导师开展的现场教学课。通过“理论+实践”结合的方式,有力提升了学习效果。日常工作中,项目常态化开展安全防护、特殊工艺、设备操作等专业技能及文化素质培训,开展劳动竞赛、知识竞赛等活动,激发员工劳动积极性,解决现场施工难题。
“以项目建设为契机,我们旨在锻造一批优秀的高原施工队伍,为项目高质量发展奠定人才基础。”项目工会主席鲁卫东表示。接下来,中国交建西藏工程建设项目三工区将持续完善人员岗位考核和培训机制,开展多样化的技能培训活动,不断提高项目成员的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
(编辑:王玉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