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交通讯(韩杨 通讯员:高淅成)傍晚的余晖洒进车厢,西宁客运段成都车队党员列车长陈惠莹轻柔的叮嘱声在列车中响起:“广元到陇南区间隧道多、夜间风大,大家务必多巡视,别让旅客夹伤手脚。”语调柔和,却满含对旅客安全的深切牵挂。近不惑之年的她,已在青藏铁道线上奔忙了26个春秋。
在铁路之家长大的她,自幼便被这种铁路氛围所侵染,父母身上“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早已融入她的血脉。1999年,陈惠莹踏上工作岗位,成为格尔木乘务大队的一名列车员。从此,她的日常被车厢巡视和旅客服务填满——检查行李架稳固度、清理垃圾、帮老人找座位、给带娃家庭递热水,每件小事都做得细致周到。
但她从不满足于完成基本工作。在客流高峰时期,她总是提前到岗整理车厢;夜间行车时,她坚持多轮巡视,默默关注每一位旅客的需求。这种主动“加码”的服务意识,为她日后成为一名出色的列车长埋下了伏笔。
2003年,陈惠莹晋升列车长,肩上责任更重。她不仅要把自己的服务工作做好,还要带领整个班组共同保障旅客安全与旅途舒适。她将父辈传承的优良作风融入班组管理,总结出独具特色的“四多、四勤”工作法:多看行李安全、多问旅客需求、多说安全提示、多巡重点区域;勤走动排隐患、勤打扫保整洁、勤整理规秩序、勤问询解难题。
为了让服务更加专业贴心,她还主动自学《旅客心理学》《服务礼仪规范》,不断提升班组整体服务水平。在她的带领下,整个班组形成了一种温暖而专业的工作氛围。
2023年3月,一场紧急情况考验着陈惠莹的应变能力。在K1060次列车上,一名孕妇突然羊水破裂。陈惠莹立即通过广播寻找医生,但车上并无医疗专业人员。时间紧迫,她果断联系调度,安排列车在漳县站临时停车,最终帮助孕妇及时就医,保障了母子平安。
今年春运期间,又一个紧急事件发生:一名14岁的孤儿突发急性阑尾炎。陈惠莹一边温柔安抚疼痛难忍的孩子,一边协调列车临时停车。将孩子送医前,她还悄悄塞给孩子500元现金,直到联系上孩子的姑姑,她才真正放下心来。
这样的暖心故事,在陈惠莹26年的职业生涯中数不胜数。然而,背后却是她对家人深深的亏欠。父母生病住院时,她只能在短暂休息时匆匆探望,随即又返回工作岗位。虽然心中满是愧疚,但她深知无数旅客需要自己的服务,始终未停下坚守的脚步。
她的付出被同事和旅客们看在眼里。年轻列车员小魏感慨道:“陈车长是我的榜样,她让我明白了什么是用心服务,以及工作的真正意义。”来自旅客的表扬信如雪片般飞来,每一封都是对她工作的最好肯定。
凭借出色的表现,陈惠莹先后荣获“全国铁路先进女职工”“集团公司优秀共产党员”等多项荣誉。然而,面对这些荣誉,她却淡然表示:“我做的都是平凡小事,这些荣誉是对所有铁路人的肯定。”
如今,陈惠莹依然奔波在西宁至成都的列车上,身影忙碌而坚定。20多年来,列车设施不断升级换代,但她对旅客的赤诚热忱、对工作的执着坚守从未改变。她用行动默默诠释着铁路人的担当与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铸就了一段段不平凡的温暖旅程。
这就是党员列车长陈惠莹——一位用26年时光守护600万公里旅途的列车长,一位真正诠释了铁路精神的服务者,一位在钢铁轨道上书写温暖的劳模典范。
(编辑:王玉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