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时政 交通 交警 公路 物流 汽车 民航 铁路 邮政 深度 财经 人物 地方新闻 舆情 车生活 新视野 法律法规 行业新闻

从“人海会战”到“机械战队” ——中交一公局集团义龙庆高速特长隧道群的智能建造侧记

2025-10-30 11:04:42 来源:人民交通 字体:

人民交通讯在浙西南层峦叠嶂的群山腹地,中交一公局集团义龙庆高速丽水段白鹤山隧道施工现场,智能三臂凿岩台车轰鸣不息,一众钢铁“军团”有条不紊地开启新一日征程。

1.png

义龙庆高速丽水段项目主线全长约93.05公里,桥隧比达74.2%,其中隧道总长约53公里,是目前全国特长公路隧道群占比最高、超长连续隧道群总长最长的在建高速公路,也是浙江省首条采用隧道全机械化配套智能建造施工的公路项目。中交一公局集团承建的土建5标主线长约11.2公里,工程量涵盖主线路基、1座桥梁和1.5座隧道,隧道占比达95%,是全线智能建造示范标段。

挑战:传统“人海战术”下的安全与效率之困

2.png

义龙庆高速丽水段穿行于浙西南峻岭之间,地势起伏剧烈,地质结构复杂,进场道路在雨季偶发滑坡、崩塌、雕块等不良地质现象。长达7.4km的白鹤山隧道围岩结构破碎、层理显著、节理裂隙密集,破碎岩体宛如“豆腐块”,开挖过程中极易发生掉块、塌方等险情。若延续传统施工模式,大量作业人员不得不暴露于未支护的脆弱岩层之下进行高强度操作,不仅效率难以提升,人员安全亦面临严峻挑战。

“以往拱架安装,全凭工人肩扛手抬沉重型钢,在狭窄空间完成高空焊接与螺栓紧固,单次仅能处理一个连接点,完成一环拱架常需3小时,人员密集、险象环生。”项目经理许德俊在回顾项目初期规划时如是感慨。即便面临这样的困境,一线的“战士”们也未曾退缩,他们始终秉持着坚定的信念,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不断探索突破传统施工模式的方法。破解传统施工的痛点,不仅是推动本项目建设的迫切需求,更是实现公司“五型两治一流”战略目标的重大实践。

破局:“机械战队”打造全工序施工“流水线”

3.png

作为交通运输部第二批智能交通先导应用试点项目,义龙庆高速丽水段自启动起,便确立“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信息化赋能”核心方向。项目由浙高建公司统筹,联合中交一公局集团、西南交通大学组建专家团队,共同推进隧道施工智能化升级。

12台套大型智能装备组成的“机械战队”,实现从“人工作业”到“机器主导”跨越:智能三臂凿岩台车取代人工风钻,凭高精度定位系统将钻孔误差控制在毫米级,硬岩炮孔残留率超92%、较硬岩超85%,单循环钻孔效率翻倍,作业人员减少60%以上,降低人员暴露风险;多功能拱锚台车告别人工抬扛,机械臂完成拱架“洞外预拼装→抓取→对接→掌子面固定”全流程自动化作业,安装精度超98%,单循环时间压至2小时内,较传统人工4小时大幅提升支护效率;智能数字化浇筑衬砌台车集成传感监控系统,配悬臂式布料机与360°潜望式浇筑装置,实时监测并自动调整浇筑、振捣等关键环节参数,杜绝空洞、裂缝等质量问题,保障衬砌强度。这些设备协同作业,形成覆盖超前勘探、开挖、支护、衬砌的全流程机械化流水线,为隧道智能建造树立可复制、可推广的典范。

赋能:“智慧大脑”让隧道施工有了“判断力”

4.png

驱动“机械战队”高效运转的,是项目构建的隧道智能建造平台,也称之为“智慧大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海量数据,如凿岩台车的进给速度、回转压力、推进压力、水压力、打击压力、水流量六大核心围岩随钻参数等,通过设备传感器实时自动采集并上传至平台。平台融合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分析技术,通过比对历史地质数据与实时钻进参数,提前研判掌子面围岩等级,实现“一岩一策”的智能掘进决策。“这如同为隧道施工装备了一台‘CT机’,传统依赖经验判断的地质状况,如今借助数据实现精准解析,施工方案得以提前优化调整。”项目信息化负责人吕臻形象地阐释道。

全过程数字化管控平台实现对安全、环保、质量、进度的实时监测与预警:一旦出现围岩突变或监控量测数据异常,系统即刻生成预警信息并推送至管理人员,施工方案调整响应时间从24小时大幅缩短至2小时以内,实现风险快速识别与纠偏。以白鹤山隧道为例,单循环施工工效相较于传统人工施工提升20%,三级围岩单循环进尺由3米提升至4.5米,月平均进尺从126米跃升至163米,整体工期缩短近25%,真正达成数据驱动下的工效与质安双提升。

护航:从“本质安全”到“行业指南”的双跨越

5.png

智能建造的核心使命,是实现安全与质量的双重跃升。项目始终坚持“安全第一、质量为本”,依托机械化换人与智能化赋能,将掌子面单班作业从18人精简至3人,从源头上筑牢了安全根基。在管理层面,项目严格执行“十二个到位”安全要求,创新推行“一点三员”“隧道双哨人”等现场管控机制,融合智能监控与应急通信系统,构建起“人防+技防”一体化安防体系。面对山区复杂气候与地质挑战,项目还联合业主与地方政府,常态化开展防汛防灾、车辆伤害等应急救援演练,以企地联动机制持续巩固安全生产屏障。

在项目全面管理方面,项目团队不仅锚定“建好一条隧道”的当期目标,更立志于锻造一支产业工人团队、“树立一套标准”的长远贡献。通过对智能建造实践的系统提炼,参与编制了《钻爆法施工公路隧道机械化建造技术指南》与《隧道围岩智能化分级技术指南》,参加浙江省《山岭隧道智能建造施工定额》测定工作。清晰界定了从智能设备选型、全寿命周期大机成本测算、数据规范采集到工序高效衔接等一系列关键准则,成功将过往依赖“经验摸索”的施工模式,转型为标准化、可复制、可推广的行业范式。

6.png

而今,白鹤山特长隧道开挖突破3000m,这不仅是一个项目的里程碑事件,更是山岭隧道智能建造技术迈向成熟的关键一步。这条穿山越岭的创新之路,既为义龙庆高速铸就“浙西南交通动脉”奠定了坚实基础,更以“机械战队”与“智慧大脑”深度融合的先进模式,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高端化、智能化、融合化升维提供了成功范式。(罗旭嘉 雷晓芸)

 

(编辑:王玉杰)

  • 视点要闻
  • 交通快讯
  • 公安交警
  • 文化旅游
  • 军创天地
  • 港铁路航
  • 法治在线
图片文章
  • 徐州东部绕越高速公路项目通过2023年度江苏省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创建示范考评

    徐州东部绕越高速公路

  • 北汽重卡数字孪生智慧工厂落成投产,北京重卡首台车下线即交付

    北汽重卡数字孪生智慧

  • “亲人”同心 无忧畅盈 中国重汽暖心护航“疆煤外运”

    “亲人”同心 无忧畅盈

  • 海上祭英烈

    海上祭英烈

  • 德宏:安全宣传进校园,呵护未成年人成长

    德宏:安全宣传进校园

  • 中石油云南销售助力春耕 云南省158座站点为农户开通绿色通道

    中石油云南销售助力春

  • 南航开展“木棉巾帼绽芳华”主题航班活动

    南航开展“木棉巾帼绽

  • 乘复兴号出游赏花正当时

    乘复兴号出游赏花正当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版权声明 | 人员查询 | 我要投稿 | 招聘信息 | 我要投诉>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电话:18701088869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安济律师事务所主任 李宝柱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