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交通讯(韩杨 通讯员:谭兴达)10月3日,天刚蒙蒙亮,黄华珍像往常一样骑着电动车从家里出发,经过70多分钟的车程来到桥东道口看守房,整理着装,检查设备,查阅文件,按流程交接完班,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这样的习惯,他已经坚持了29年。
这处铁路道口,位于佛山市三水区中心位置,每天经过该道口的列车有110多趟,公路汽车交通繁忙,每天24小时昼夜平均每小时有400多趟汽车通过,是广茂线管内最繁忙的道口。“国庆中秋期间,行车、人员流量较之往常成倍增长,责任也更重大了,我们在岗位上每一秒都不能松懈。”黄华珍边忙着手中的工作边说道,他穿梭在车流当中,大声引导着车辆和行人安全平稳通过道口。
今年58岁的黄华珍,是国铁广州局肇庆工务段桥东道口的一名道口工长。40年来一直工作在铁路一线,他经历过线路工、道口工,有着29年的道口经历,每天的工作就是在火车通过道口前及时关闭道口栏门,保证列车安全通过。
“桥东道口,47111次接近。”8时14分,黄华珍接到前方司机的呼叫后,拿着红黄信号旗,迅速走出看守房,拦停行人、车辆,疏通道口交通,关闭道口栏门,手势动作一气呵成。
“附近铁轨上无异物、路基无人逗留......”黄华珍神情严肃地对道口周边进行仔细检查,嘴中念叨着。
“47111次列车,桥东道口正常,可安全通过。”确认无误后,黄华珍返回立岗接车,眼睛密切注视着公路上的车辆和行人,确保即将到来的列车顺利通过。
几分钟后,47111次列车一声长啸,从道口疾驰而过,带起的热浪拍打在脸上,阵阵发烫。就在这短短几分钟间隔里,道口栏门两边的行人和汽车已经排起了长龙,发动机轰鸣声、行人喧闹声混成一片,黄华珍又忙着疏导车辆和行人安全有序通过。
这样的场景黄华珍经历过无数次,无论寒来暑往还是暴雨倾盆,黄华珍总是执行作业标准不走样。黄华珍说,多年的工作经验,所有的规程和动作都已经形成了“条件反射”。
国庆中秋期间,公路上人流、车流密度进一步加大,通过注意瞭望、接转通知、疏通道口、关闭栏门、检查设备、立岗接车、确认安全、开启栏门......每一次列车经过道口的时候,黄华珍按作业标准化重复这些工作流程,周而复始,不厌其烦。
看起来简单的工作,实则不得半点马虎。“道口工一个班8个小时,要重复着上百次关闭栏门、立岗接车、打开栏门,需要时刻打起精神,吃饭、上厕所都只能利用列车间隔和道口交通秩序良好的前提下进行,今天这顿简单的午饭,前后用了1个小时,中间还要立岗接4到5趟列车。”望着向远处延伸的铁道线,回望穿梭过往的车辆和行人,黄华珍说。
正午的太阳,毒辣得像要把人烤化,滚滚热浪扑面而来。中午是高峰时期,通过道口的人员车辆增多,疏导人员车辆通过道口、检查道口设备是否正常......黄华珍一刻也停不下来,工作服早已被汗水浸透,紧紧黏在后背上,一滴滴汗珠从脸颊划过,又顺着脖颈滴落进衣襟里。顾不上擦拭,黄华珍继续投入到疏通行人车辆、检查道口设备作业中。
10月3日中午,黄华珍先后接了28趟列车。“看守道口29年了,都记不清有多少个假期在道口上值守了,职责所在,早已习惯了。”当谈及国庆中秋假期其他人都回家团聚,享受别样休闲的假日时光,而自己仍然在道口岗位上坚守时,黄华珍平静地说。
“在岗一分钟,安全六十秒”成为他秉承的工作信条。黄华珍在道口岗位坚守了29年,接送列车约25万列,至今共计防止事故54起,实现了道口无慢行及以上安全事故。
今年国庆中秋假期人潮涌动、高温不断,炙热笼罩着铁道线,汗流浃背成了道口工的“家常便饭”。在这热浪滚滚的道口看守房外,黄华珍迎送来来往往的列车,护卫着铁路和道口过往行人、车辆的安全,默默守护着这一方小小的天地。他的这份坚守,也许就是铁路人“爱岗敬业”的最好诠释。
(编辑:王玉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