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交通江西讯(韩杨 通讯员:孙羽楼)时间如流水般悄然流逝,在不经意间便悄悄溜走。转眼已是年末,进入了冬季,昼夜温差较大,钢轨承受频繁拉伸应力外,还要收到其他附加力的作用,当这些作用力超过钢轨强度时,就要发生折断。
作为鹰潭工务段的探伤工,肩负着保障线路安全的重任的他们,清楚地知道,温度的剧烈变化可能导致钢轨状态失衡甚至断裂。为了确保铁路运输的安全,12月5日,鹰潭探伤二班的探伤工们在凌晨三点便从车间出发,前往沪昆线河潭埠区间,开始一段漫长而艰辛的工作。
在车厢颠簸的行驶中,时间似乎变得缓慢,外面的天空依旧是黝黑一片,细雨如丝,伴随着一阵阵寒风,寒意刺骨。抵达上道位置,工地防护员江振韬立即与驻站防护员核对作业计划,明确作业内容、作业时间与作业区段。随后与作业负责人确认上道地点无误,一切整装待发准备上道进行钢轨探伤作业。“驻站防护员有吗?鹰潭探伤二班已进行股道、行别‘三确认’完毕,能否在下行线K623+864上道进行探伤作业?”“下行天窗,上行空闲,可以上道进行探伤作业!”经过手比眼看口呼一系列的预备作业流程,沉重的仪器终于上线发出了它的“怒吼”。
工地防护员江振韬是这个班组的中坚力量,他充分了解线路的情况,时刻保持警觉,确保作业区域的安全。他认真负责,细致入微,不漏掉任何一个车次的动态,精准地提醒作业人员注意安全,确保每个人都能在安全的环境中进行探伤作业。在这样的恶劣天气中,他的精神状态显得格外重要,如同一道保护神,时刻守护着每一位同事。
小组成员们在江振韬的指引下,迅速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中。5颗头灯闪烁,他们在雨夜中穿梭,仔细检查每一寸钢轨,遇可疑杂波,结合“三次探伤法”反复校对,确保不漏不误。仪器发出的报警声透过绵绵的细雨,职工们的身影在昏暗的灯光下显得格外坚毅。长时间的专注让他们感到疲惫,他们的手在寒冷中变得僵硬,浑身的每一块肌肉都在抗议,但每个人的心中都燃烧着一把火,那是对工作的热爱与责任。正是这种不怕苦累的精神,让他们在困难面前依然勇毅前行。他们明白,自己的每一次检查都可能是确保铁路安全的关键。
终于,在中午十三点,二班完成了所有的探伤任务,撤出作业门。拖着疲惫不堪身体,
返程的车上一个个打起了呼噜,每一次的鼾声,似乎都是对辛勤工作的肯定,也是对明天工作的期待。正是因为这样的坚持与努力,才让更多的列车能在安全的轨道上畅行无阻。
这一刻,他们不仅仅是在完成一次工作,他们更是在为铁路的安全、为人民的出行、为无数个家庭的团聚,默默奉献着自己的青春与热血。无论天气如何,环境多么恶劣,他们始终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付出,展现着铁路工人的无畏精神与责任担当。
(编辑:刘力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