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交通讯(韩杨 通讯员:牛洋洋)“这个边坡绿化像铺的假草皮一样!”中交一航局城交公司承建的百色北环线一标段主线上,质监站检查组看着郁郁葱葱的边坡,发出由衷地感慨。
百色北环线项目是进一步完善广西高速公路网、振兴左右江革命老区的重要枢纽。一标段作为全线最长标段,边坡施工却面临膨胀土难题。膨胀土,“土”如其名,受雨水侵蚀后极易膨胀,对边坡危害性很大。施工又适逢雨季,如何保证路堑边坡开挖后快速完成防护绿化,成为项目部面临的首要难题。
“采用常规喷灌形式,虽然快,但是土体容易板结,受到雨水冲刷,无法起到真正的防护作用。”“采用人字形骨架、支撑渗沟虽然可以起到防护作用,但施工周期太长了,雨季期间无法保证边坡稳定,存在安全隐患……”针对边坡防护方式,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却始终拿不出方案来。
面对棘手难题,项目总工武保华多方联系,结合其他项目施工经验,最终选择了“CBS植生混凝土技术”——以水泥作粘结剂,加入砂壤土、有机物料、植被混凝土绿化添加剂和有机肥,将其喷射到坡面上,“加固”与“植草”一步到位,能起到快速稳固、抵抗雨水侵蚀的效果。
虽说方法找到了,但实施起来却不容易。“昨天刚喷上的基材今天就被大雨冲刷掉了!”听着现场施工主管徐斗武的汇报,武保华边思考边回应,“试验室去现场取点基材回来做实验,看看水泥加到什么程度能保证与坡体的粘结性及封水性,然后现场找个地方做个试验。”
项目团队再次动员起来,进一步总结分析,武保华提议:“要有详尽的数据分析!采集分析土壤的PH值、保水率、土壤盐含量……”徐斗武建议道:“梳理百色不同时节存活的草种品类,才能更好地确定最佳草种方案。”武保华又有了新思路:“引入‘绿化添加剂AB菌’,提高边坡基材的孔隙率,增强基材肥力的持久性,改良补充大量活性菌从而活化植被混凝土基材……”经过第二次头脑风暴,整体改进思路逐渐成型,方案越发成熟完善。
“找到了!水泥占比达到20%左右时,基材整体达到最佳性能,肥力也持久。”武保华一脸地兴奋。随后,“升级版”植生混凝土得到大规模应用。修复后的坡面经过一段时间的考验,花草占比80%,藤灌占比20%,本土植物形成了稳定的生态链,边坡再也无惧雨水的冲蚀。不仅如此,从混凝土里钻出来的小草小花,能够迅速融入当地“大家庭”。“将边坡工程防护与生态修复有机结合,既达到了安全防护要求,又实现了工程的生态重建。”武保华自豪地说。
如今的路堑边坡,兼有美化环境和固土护坡的功能,如同一条绿色飘带摇曳在路基主线上,令人赏心悦目。
(编辑:刘力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