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交通讯(韩杨) 国庆假期临近尾声,全国铁路迎来返程客流高峰。据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数据显示,10月8日,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2175万人次,计划加开旅客列车2189列。这一数字不仅体现了人们假期出行的旺盛需求,更折射出铁路部门应对大客流的强大组织能力和运输保障实力。
在十一假期这场年度大考中,铁路部门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从预售数据看,北京、广州、成都、上海、武汉等城市既是热门出发地,也是热门目的地,形成了密集的人员流动网络。而北京至上海、南宁至广州、沈阳至北京等热门区间客流集中,精准反映了我国区域经济联系的紧密程度。这些流动的数字背后,是无数家庭的团聚、游客的欢愉和劳动者匆忙的身影,而铁路作为国家运输主动脉,承载着这些平凡而珍贵的人间烟火。
面对返程高峰,各地铁路部门展现出精准的应对能力。国铁北京局加开上海、哈尔滨、沈阳等方向旅客列车320列,并针对到达客流增多的情况,强化车站与市政交通部门的协调联动和信息共享,打通旅客出行“最后一公里”。这种全链条的出行保障思维,体现了铁路部门服务意识的提升和管理理念的进步。
更令人称道的是,铁路服务不再是冷冰冰的运输功能,而是增添了越来越多的人性化温度。国铁郑州局组织青年志愿者在售票厅、服务台等关键处所引导旅客,协助搬运大件行李;国铁成都局在成都东站、万州北站等大客流车站实行24小时开站,开展“一对一”帮扶服务。这些举措看似细微,却能让旅途疲惫的旅客感受到温暖,体现了铁路部门从“运输型”向“服务型”转变的不懈努力。
与此同时,远在北国的漠河地区迎来降雪,铁路部门积极应对极端天气,确保运输安全。这种未雨绸缪的应急处理能力,是铁路部门多年来积累的宝贵经验,也是其对“安全大于天”理念的坚定践行。无论是南方依旧炎热还是北方已然飘雪,铁路部门都能因地制宜制定运输方案,确保旅客出行安全顺畅。
铁路作为国家重要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满足人民美好出行需求方面肩负着重要使命。这个国庆假期,铁路部门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展现了国家运输保障体系的硬实力。当我们看到数以千万计的旅客平安有序地返回工作岗位,不能不感叹我国铁路网络的高效与可靠。
随着我国铁路网的不断扩展和完善,特别是高铁网络的持续加密,人们的出行体验正在不断提升。从过去的“走得了”到现在的“走得好”,铁路出行已经成为许多人假期首选的交通方式。这既是对铁路部门的信任,也是对其服务质量的认可。
期待铁路部门继续优化运输组织,创新服务举措,在未来各个运输节点上持续发挥运输主力军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为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增添更加便捷舒适的出行体验。(李建志)
(编辑:王玉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