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岸边,候鸟翩翩流连;白云山下,绿意福泽人家。
近年来,佳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建成“山水葭州·康养胜地”黄河康养旅游度假区为目标,深入推进“生态立县”战略,聚焦生态环境“高颜值”与经济发展高质量协同并进,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从林业休闲旅游到森林运动、从森林康养到生态经济……一幅多元、系统、富有创新活力的生态画卷正在葭州大地徐徐展开。
持续“增绿” 拓展造林绿化空间
生态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如何做好“生态”文章、提升“绿美”气质?佳县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山水石林巧合成景,岩溪树藤自然成趣……位于佳县城南5公里处的白云山森林康养基地,山水相映,白云缭绕,松柏参天,庙宇林立,成功入选第二批陕西省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名单。据佳县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景区目前划定面积为4.6平方公里,其中森林面积782公顷,森林覆盖率达60%,有着发展森林康养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
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线,2023年佳县深入开展国土绿化五年行动,实施退耕还林还草、生态长廊工程,定期举行“加强保护生态资源—深入推进国土绿化”义务植树活动,建立高标准县级义务植树示范基地20亩。佳县林业局局长崔世宏介绍,“截至目前,实施营造林4.2万亩,其中重点实施秃尾河流域生态治理工程0.8万亩,人工造林0.4万亩,建设美丽乡村6个,建设生态廊道12.5km,完成退化林修复3万亩。”
坚决“守绿” 严守林业生态红线
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出台《佳县林长制县级会议制度(试行)》等五项林长制配套制度,各镇办均设立林长制办公室,各行政村均指定专人负责林长制日常工作。选聘、续聘护林员452人。规范生态护林员的日常管理,充分发挥县、镇、村三级林长组织体系和生态护林员网格化监管体系作用,全年县级林长巡林115次、镇级林长巡林1270次、村级林长巡林33963次,护林员实现常态化巡山管护,真正实现了以“林长制”促“林长治”。
成立佳县林草资源管护中心和林草综合执法大队,紧抓全县防火宣传、野外用火监管和重点区域巡查,重点开展沿黄绿化造林和红枣林保护,加强森林防火和封山禁牧管控,实现全年森林火灾零发生。开展枣疯病普查和防治工作,全年清除枣疯病1.2万株,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4‰以下。扎实推进生态公益林和天然林管护机制落实,厚植绿色生态底色。
创新“用绿” 大力发展生态经济
在通镇向阳湾村,枣木菌菇基地依托丰富的枣木资源,利用枣木香菇含有丰富的氨基酸、钙、钾等物质优势,科学制定了枣木香菇生产、加工、销售标准,努力将小香菇做成大产业,为群众在家门口提供就业和增收渠道。
据了解,向阳湾村已建成枣木菌菇出菇棚28座,年产值可达120余万元,提供稳定就业岗位40个,带动周边农户100余人就近就业。“今年,我们还将在村里陆续修建15座枣木菌菇大棚,力争把香菇菌棒种植规模发展到30万棒,并推广到佳县其他盛产红枣的村庄,进而带动全县的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枣木基地管理员贺军卫说。
近年来,佳县积极推动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辐射带动广大林农发展林下经济,最大限度挖掘林下经济富民惠民功能。推广“农户+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红枣加工企业”的利益联结机制,发展沿黄有机红枣基地4460亩、“佳油1号”抗裂红枣品种3735亩、低产枣园改造7万亩、酸枣嫁接3010亩,新建通镇西山村密植酸枣示范园400亩。持续推进枣木雕、枣花蜜、枣酱、冻干枣片、枣酒等一系列优质产品开发;推动林下食用菌、油菜花、蜜蜂养殖等示范基地项目建设。其中,丰禾生物科技公司生产的枣花蜜被国家优质蜂产品科技创新联盟评为“全国优质成熟蜂蜜”。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从生态“高颜值”走向经济“高质量”,佳县因地制宜探索发展新模式,努力让绿色发展之路越走越宽。“新的一年,佳县林业局将持续开展营造林、义务植树等国土绿化行动,结合黄河“几字湾”攻坚战,高质量完成对秃尾河、佳芦河流域、沿黄路各乡镇生态治理;加快乌镇尚家沟等8个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助推佳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崔世宏说。
(魏杰鸰)
附图:
(白云山森林康养基地)
(林下经济)
(沿黄山体生态治理)
(通镇向阳湾村枣木菌菇基地)
(编辑:周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