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交通讯(韩杨 通讯员:向书琴 向东方)春风拂过武陵山区,鄂西高速迎来农机运输高峰。为切实做好农机跨区作业运输服务保障工作,鄂西运营公司创新打造“三维服务体系”,在所属31个收费站推出春耕专项保障行动,用“交通力量”浇灌乡村振兴沃土。
精研政策,确保执行有“精度”。针对农机跨区作业运输车辆“赶季节、扎堆行”的显著特点,公司所辖31个收费站提前组织员工进行专题学习,要求全员熟练掌握免费政策、判定标准和“一看二查三登记”操作流程,做到快速查验、免费放行。同时,加强宣传引导,积极向运输农机司乘宣传道路运输安全、优惠政策等,对超限运输农机车辆引导其依法办理大件运输许可证,让广大司乘知政策、懂政策、会操作。
优化流程,确保通行有“速度”。各收费站通过智慧赋能畅通春耕动脉,运用大数据分析绘制“春耕运输热力图”,提前做好车流高峰预判,设立“跨区作业绿色通道”,补充值守力量,加强车流引导,优先保障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车辆快速通行。注重特情舆情处置工作,“爱路—AiLu”志愿者耐心做好相关政策答疑解惑,做到政策宣传“透”,快速查验“准”,操作放行“快”,通过精湛的业务与热情的服务,真正做到熟悉业务有底气、政策解读有和气,服务“三农”接地气。
贴心关怀,确保服务有“温度”。沿线收费站将“爱心小屋”变身“农机驿站”,提供简易修车工具、应急医药箱、行车指南和热水等便民物资,通过微信工作、朋友圈+大客户群、电子显示屏等渠道,实时更新路况信息,规划合理有效的行车路线,为跨区作业农机的司乘人员提供精准、高效、温馨的服务。具备条件的收费站设置“共享厨房”“司机之家”,让一路疲惫的司乘感受到“家”的温暖。
“我们在服务中发现,很多农机手需要夜间行车,在沿线收费站特别增设了24小时能量补给站。”汪营收费站负责人介绍。下一步,鄂西高速将继续深化“三农”惠民政策的落实实施,探索建立农机运输服务评价体系,不断拓展服务广度和深度,持续完善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让高速公路成为乡村振兴的“金色纽带”。
(编辑:刘力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