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交通讯(韩杨 通讯员:马正俊)每天早上六点多,天刚蒙蒙亮,西宁北线路车间北站工区驻站防护员张杰在行车室内仔细核对着当天的维修计划和列车运行图。
“驻站防护员,46007次列车8点27分通过咱们工区管辖区段,作业人员8点半上线,时间卡得紧。”对讲机里传来现场防护员老罗的声音。
张杰立刻回应:“驻站防护员张杰明白,列车通过区间后会通知你们,请确认安全再上道。”十几年如一日,这样的对话每天都在防护室里上演,而张杰从未有过一次疏漏。然而,这份“踏实”的背后,是张杰对家庭的诸多亏欠。晚上七点多,当她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时,儿子朱朔锋早已写完作业,正坐在书桌前预习功课。“妈,你回来了,饭在保温罩里呢。”朱朔锋抬头笑了笑,脸上带着少年的腼腆。
张杰摸了摸儿子的头,眼里满是愧疚:“小锋,今天又没能陪你吃饭。你功课怎么样?有没有不会的题?”
“放心吧妈,都弄明白了,老师在课堂上讲得很细,我自己也能看懂。”朱朔锋低下头,继续在书本上做着标记,“你上班累了一天,快去吃饭休息吧”。
由于铁路工作的特殊性,张杰早出晚归是常态,别说辅导儿子功课,就连一起吃顿晚饭都成了奢侈。她常常在深夜里辗转反侧,担忧儿子的学习会不会因为缺少陪伴而掉队,可每次看到儿子成绩单上稳定的分数和老师评语里“自律、刻苦”的字眼,又会稍感安慰。
她不知道的是,自己在岗位上的坚守与认真,早已像春雨般悄悄滋润着儿子的心田。朱朔锋记得,小时候起,就很少能在白天见到妈妈,但每次妈妈回家,哪怕再累,也会仔细核对第二天的作业计划,并记整理得整整齐齐,遇到特殊天气,还会连夜赶赴岗位值守。“妈妈说,她的工作不能出一点错,错了就是大事。”朱朔锋在作文里写道,“我觉得学习也是一样,不能马虎,要像妈妈对待工作那样认真”。
今年8月,当朱朔锋拿着大学录取通知书冲进家门时,张杰正在厨房热饭。“妈!我考上了!就是我最想去的那所大学”!
张杰手里的勺子“当啷”一声掉在地上,她颤抖着接过录取通知书,上面的名字和学校清晰可见。看着儿子激动又自豪的脸,眼泪瞬间模糊了双眼。这一次,不是因为自责,而是满满的欣慰与骄傲。
“好,好……”她哽咽着说不出更多的话,只是紧紧抱住了儿子。原来,最好的教育从不需要刻意说教,自己在岗位上的每一次坚守、每一份严谨,早已为儿子铺就了一条通往优秀的道路。
如今,行车室内的张杰依旧认真地核对着每一项数据、通报着每一趟列车。只是她的脸上,除了严谨,更多了一份从容与温暖,因为她知道,自己守护的不仅是安全,还有儿子心中那束因榜样而闪耀的光。
(编辑:王玉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