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时政 交通 交警 公路 物流 汽车 民航 铁路 邮政 深度 财经 人物 地方新闻 舆情 车生活 新视野 法律法规 行业新闻

绿色答卷润迁安

2025-08-29 13:44:14 来源:人民交通 字体:

人民交通讯(韩杨)在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时代背景下,河道治理已成为改善区域水环境、保障防洪安全、提升城乡生态品质的关键环节。河北省迁安市全域治水清水润城县区工程作为一项综合性的生态治理项目,通过对市内白羊河、三里河、隔滦河等10条河道,总长约14.82公里河段的系统清淤、卡口拓宽、岸坡生态防护与垃圾清理,显著增强了河道的行洪能力,修复了水生态系统,整体改善了区域水环境质量。在这一具有重要示范意义的工程中,中交一航局五公司以高度责任感和技术领先性,充分发挥了企业的带动作用和行业引领力,率先于华北地区推广应用“土工管袋脱水固化技术”,为高含水淤泥治理和资源化利用提供了全新路径,赢得了各方的高度认可。

在传统河道清淤工程中,淤泥处置一直是棘手难题。清理出的高含水率泥浆不仅体量庞大、运输成本高,更容易在堆放过程中产生渗滤液污染周边水土环境,造成二次生态破坏。面对这一普遍性难题,中交一航局五公司秉持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建设理念,积极探索科技赋能生态治理的新模式,引进并成功应用了由浙江铭德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土工管袋脱水固化技术。该技术通过向原始泥浆中添加絮凝剂,使细小颗粒凝聚成较大絮团,再以高压泵将调制后的泥浆充填入特制的透水土工管袋中,利用管袋织物的过滤特性使水分迅速渗出,固体颗粒则被阻留并逐渐压实、固化,最终形成含水率低于60%的固态泥饼。这一过程不仅实现了淤泥的大幅减容,更从根本上扭转了传统处置方式中的污染风险,使淤泥从“废弃物”转变为可用于护堤填筑的“资源”,真正达成了淤泥的无害化、稳定化和资源化目标。

作为在华北地区首次大规模成功应用该技术的单位,中交一航局五公司展现了卓越的项目组织能力和技术创新实力。面对户外大型环境治理项目的复杂条件,项目团队克服多项施工难点,从淤泥的前期调质、管袋的铺设与充填,到脱水的实时监测及尾水收集处理,实现了全流程精细化管控,确保了技术应用的高效与环保达标。土工管袋技术本身具备操作简便、适应性强、综合成本低、环境友好等优势,特别适合在大型清淤项目中推广。中交一航局五公司的这一成功实践,不仅为同类地区治理淤泥污染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也彰显了企业在科技创新与应用转化上的前瞻视野。

该工程的综合效益正在不断显现。通过系统清淤和生态化治理,河道的行洪排涝能力得到实质性提升,显著减轻了汛期沿岸城镇和农田的防洪压力,保障了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同时,随着淤泥的清除和水体流动性的恢复,河道的自净能力得以增强,水质改善明显,曾经淤塞脏乱的河道重新成为鱼类、水生植物和鸟类栖息繁衍的空间,区域生物多样性水平稳步提升。更值得一提的是,项目结合滨水空间改造,融入了生态景观建设理念,昔日的河道边坡变为牢固且绿色的护堤,进一步美化了城乡环境,为居民营造出亲水、休闲的生态廊道,带动了周边区域发展,实现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多赢。

中交一航局五公司以实际行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念,展现了企业在生态环保重大工程建设中的使命担当。公司不仅以领先技术为抓手解决了长期存在的淤泥处置困境,更以系统思维将河道治理与生态修复、景观提升融为一体,为华北地区乃至全国推动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树立了标杆。该项目的成功也深刻说明,科技创新是解决环境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力量。

展望未来,中交一航局五公司将坚持绿色发展方向,进一步推动环保技术创新与工程实践深度融合,积极参与重大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项目,不断提升工程建设中的科技含量和生态品质,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持续贡献“中交智慧”与“一航力量”。

(编辑:韩杨)

  • 视点要闻
  • 交通快讯
  • 公安交警
  • 文化旅游
  • 军创天地
  • 港铁路航
  • 法治在线
图片文章
  • 徐州东部绕越高速公路项目通过2023年度江苏省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创建示范考评

    徐州东部绕越高速公路

  • 北汽重卡数字孪生智慧工厂落成投产,北京重卡首台车下线即交付

    北汽重卡数字孪生智慧

  • “亲人”同心 无忧畅盈 中国重汽暖心护航“疆煤外运”

    “亲人”同心 无忧畅盈

  • 海上祭英烈

    海上祭英烈

  • 德宏:安全宣传进校园,呵护未成年人成长

    德宏:安全宣传进校园

  • 中石油云南销售助力春耕 云南省158座站点为农户开通绿色通道

    中石油云南销售助力春

  • 南航开展“木棉巾帼绽芳华”主题航班活动

    南航开展“木棉巾帼绽

  • 乘复兴号出游赏花正当时

    乘复兴号出游赏花正当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版权声明 | 人员查询 | 我要投稿 | 招聘信息 | 我要投诉>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电话:18701088869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安济律师事务所主任 李宝柱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