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交通讯(田一迪 通讯员:陈冰涛)中铁一局新运公司赤峰铁路公司检修大库轰鸣的机械声中,总能看到一个沾满油渍的身影在车底灵活穿梭。他时而手持焊枪在齿轮箱上绽放蓝色弧光,时而俯身测量轮对数据,工装后背的汗渍在阳光的照射下泛着盐霜。他就是连续13年保持零安全事故纪录的“敬业模范”——机车钳工穆建忠。
、
精耕细作守安全
“安全不是写在墙上的标语,而是刻在心里的准绳。”这是穆建忠常挂在嘴边的话。历年来他参与检修的机车多达1200余台,每一台机车,他都严格按照标准,对每个部件进行细致检查,对每一处焊接点都反复确认,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哪怕是一颗松动的螺丝、一处细微的裂缝,都逃不过他的“火眼金睛”。他深知,机车走行部的安全关系到机车运行安全,容不得半点马虎。在每年的春、秋检集中修后,他没有丝毫懈怠,依然对所有机车进行地毯式的复查。每一次弯腰、每一次检查,都倾注了他对工作的热爱和对责任的担当。在他的努力下,经他检修的机车全部符合安全和质量标准,为分公司机车安全稳定运行筑牢了坚实的防线。
焊花映照工匠魂
作为车间“焊工大拿”,穆建忠的焊接技能堪称行业教科书。直径仅5mm的撒沙管焊修作业,他能在60秒内完成坡口打磨、对口校正、多层焊接全套流程,焊缝经磁粉探伤检测始终保持着零缺陷纪录。每逢新学员入职,穆建忠总会递上一个特制焊工面罩——滤光片上刻着“三心”箴言:精心、耐心、责任心。他创造的“四带四看”带徒模式(带思想看觉悟、带作风看态度、带技能看精度、带安全看制度),已为分公司培养出10余名技术能手。
文化沃土育新苗
当夕阳染红白音华机务段,穆建忠的“第二战场”悄然开启。他用废旧角钢焊制的“开心牧场”笼舍,不仅成为青工们的减压乐园,更孕育着“家文化”的种子。那些用螺栓螺母拼装的“中国结”文化展示物惊艳亮相,让冰冷的机械零件焕发出了人文温度。车间大库侧门边上那件由他带领焊制的“精检细修”四个大字,每个焊点都闪耀着老铁路人的对待工作的忠诚态度。
十三载寒来暑往,穆建忠用沾满油渍的双手托举起机车安全运行的承诺,让焊枪绘就的不仅是金属的融合,更是一个产业工人对职业的虔诚信仰。晨光中,他又一次钻入车底。飞溅的焊花在他布满皱纹的额头上折射出彩虹,13年如一日的坚守,早已将爱岗敬业的基因熔铸进每一道焊缝。当钢铁巨龙载着万家灯火奔向远方,那些深藏在车底的银色焊痕,正无声诉说着一个普通劳动者对岗位最深沉的爱。
(编辑:韩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