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交通讯(韩杨 通讯员:格桑央金 )在离天空最近的铁路线上,有这样一位藏族客运值班员,他来自遥远的西藏阿里,扎根于神圣的拉萨。19年来,他用脚步丈量“天路”,用真心守护旅客,用坚守见证巨变。他就是拉萨车站客运值班员才旺占堆。
从阿里高原的牧羊少年,到雪域铁路的“贴心人”,才旺占堆的人生轨迹,与青藏铁路的发展紧紧交织。2006年,才旺占堆从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他从格尔木乘坐大巴车长途跋涉来到拉萨西站报到上班。作为一名新入职的员工,他有幸参与了拉萨西站开通和建成的重要工作。这段经历不仅让他初步了解了铁路运营的基本流程,也为他日后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仅仅半年之后,由于工作需要,他被调往拉萨车站,开始了全新的职业生涯。那时的他刚刚适应了货运工作的节奏,面对客运岗位上复杂的流程、此起彼伏的对讲机呼叫以及旅客们各式各样的询问,才旺占堆再次感受到了初入职场时的那种拘谨与不安。无论是处理日常的票务问题,还是应对突发状况下的旅客安抚,对于年轻的才旺占堆来说都是全新的挑战。
尽管如此,他并没有因此而退缩。相反,才旺占堆选择了迎难而上,默默跟在经验丰富的老师傅身后学习,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每一个服务要点和服务技巧。利用休息时间,他反复练习客运业务知识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即便性格内向、不善言辞,但每当看到旅客焦急的眼神时,他总会主动上前提供帮助——哪怕只是帮忙提一下行李或是为迷路的旅客指明方向,他都会做得格外认真细致。
正是这种不断学习、勇于接受挑战的精神,使得才旺占堆在短时间内迅速成长为一名能够独当一面的客运值班员,也让他在后来的职业生涯中取得了更加辉煌的成绩。
师带徒行,共守天路
一、
在这19年间,才旺占堆不仅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铁路为人民”的服务宗旨,作为经验丰富的前辈,他带过许多徒弟,将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在他的指导下,许多年轻的客运员学会了如何高效处理各种突发状况,掌握了与旅客有效沟通的艺术,并深刻理解了作为一名高原铁路人的责任与使命。
才旺占堆常说:“每一个新来的同事都像是一颗种子,只要给予足够的关心和指导,他们就能成长为支撑起这片天路的重要力量。”因此,无论是日常的工作交接,还是专门组织的技术培训,他都会耐心细致地讲解每一个细节,分享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在他看来,传承不仅是技术上的传递,更是精神上的延续——一种对岗位的热爱、对旅客的责任以及对这份职业无尽的敬意。
正是有了像才旺占堆这样无私奉献的老一辈铁路人,才使得青藏铁路这条连接内地与西藏的生命线得以持续稳定运行,成为促进民族团结、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纽带。而他所培育出的新一代铁路工作者们,正继续沿着前辈的步伐前行,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共同书写着新时代铁路事业的辉煌篇章。
二、服务如光,情暖天路
随着西藏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拉萨站的客流结构日益多元,旅客需求也从“走得了”向“走得好”“走得舒心”不断升级。面对新挑战,才旺占堆始终坚持以旅客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把每一次引导、每一次帮扶、每一次解答,都当作传递铁路温度的重要契机。
他深知,高原铁路服务不仅考验业务能力,更考验耐心与共情。许多初次进藏的旅客面临高原反应、人生地不熟、换乘出行困惑等问题,才旺占堆总是主动上前帮助旅客解决实际困难。
“服务不是口号,是细节里的真心。”这是才旺占堆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记得有一次,一位中年男旅客行动缓慢、步履蹒跚,嘴唇微微发紫,从检票口进站。周围人来人往,大多匆匆而过,但才旺占堆一眼就察觉出异样。他上前轻声询问:“您是不是不舒服?需要帮助吗?”旅客勉强笑了笑,摆摆手说:“没事,就是有点累,休息一下就好。”
尽管旅客坚持自行乘车,但才旺占堆心里始终放不下。他迅速将手头工作交接给同事,默默跟随其后,一路目送旅客上车。刚准备返回站台,列车员突然急声呼叫:“有人晕倒了!”
才旺占堆立刻折返,只见那位旅客已倒在过道上,脸色青紫,呼吸微弱。时间就是生命!他第一时间通过对讲机呼叫站台客运员推来轮椅和氧气瓶,同时拨通120急救电话,清晰报告旅客症状、列车车次和站台位置,并迅速向车间值班干部汇报情况。
不到三分钟,客运员推着轮椅、带着氧气瓶赶到。才旺占堆和同事合力将旅客抬上轮椅,一边为其吸氧,一边不断呼唤。救护车的警笛声由远及近,他们一路小跑,穿过候车大厅,冲向站前广场。寒风凛冽,汗水却浸透了他的衣背。
然而,当急救人员打开设备进行检查时,遗憾地宣布:旅客因突发心源性疾病,抢救无效,已无生命体征。
现场一片沉默。才旺占堆站在寒风中,望着救护车远去的方向,久久未语。他不知道那位旅客来自哪里,有没有家人在等他回家,但他知道——自己已经尽了全力。哪怕结局无法改变,他也绝不允许自己因一丝疏忽而留下遗憾。
这件事在车站传开后,有人感叹命运无常,也有人敬佩他的警觉与担当。但才旺占堆只是平静地说:“我们多看一眼,多问一句,也许就能挽回一个生命。即使没能救回来,也要让旅客走得有尊严,让家属少一分遗憾。”
从此,他更加注重对旅客的观察识别,在他看来,铁路服务不仅是送旅客平安抵达目的地,更是在他们最脆弱的时刻,给予一份不被忽视的温暖与守护。这份真心,不在口号里,而在每一个不放弃的细节中,在每一次奔向生命的奔跑里。
工作中,他不仅严格要求自己,更注重带动团队共同进步。他带领班组推行标准化作业,优化服务流程,强化双语服务能力,使班组的服务质量显著提升。在他的带领下,一个又一个的铁路优秀青年走上不同岗位,旅行不同职责,书写了属于高原铁路青年的奋斗篇章。
三、见证巨变,心怀感恩
19年,是才旺占堆的坚守,更是他亲眼见证西藏腾飞的岁月。
他记得,2006年刚通车时,拉萨站外还是荒地,进老城区还要绕道拉萨大桥;如今,柳梧大桥上车水马龙,车站站前广场汽车接驳、公交成网,商业中心拔地而起。他看到越来越多的游客乘火车而来,也看到越来越多的藏族青年坐着火车去内地求学、创业、就业。
“铁路改变了西藏的出行方式,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他说,“以前在武汉上学的时候,寒暑假为了节省很少回家,现在不管去北京、广州、上海坐火车很方便。从业以来他更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藏族孩子坐着火车走出高原,又带着知识和梦想归来,投身家乡建设。而他,正是这趟“梦想列车”的守护者之一。
四、一条天路,一生守护
才旺占堆的故事,是高原铁路人的缩影,是新时代西藏发展的亲历者之歌。他用19年的坚守,诠释了“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初心;用无声的奉献,架起了民族团结的桥梁。
他常说:“我一个人的力量很小,但只要站在站台上,就是一份安心、一份希望。”在拉萨车站的晨光中,在那面迎风飘扬的国旗下,才旺占堆的身影,如同一朵盛开在铁道边的雪莲——坚韧、纯净、温暖。他守护的不只是车站,更是西藏通往世界的窗口,是高原人民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与奔赴。
(编辑:王玉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