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交通讯近日,由中交三航局承建的同翔高新城PPP项目新厝安置房一期工程迎来重要节点——主体结构全面封顶,标志着项目建设迈入崭新阶段,取得阶段性突破。
该项目坐落于厦门同翔高新城开发片区核心地带,毗邻同安区洪塘镇董厝村东北侧,在建郭山南路南侧,建设用地面积3701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5.4万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为8栋高层住宅楼、3栋单层附属建筑及两层地下车库等,其中楼栋最高32层,最大高度达97.65米。
作为同翔高新城产业公共服务配套的重要工程,项目自开工以来便面临诸多挑战——基坑深度大、锚索施工周期长、交叉作业面多及施工环境复杂等,其中基坑开挖最大深度达16.0m,支护面积约12000㎡,整体基坑面积约45000㎡。面对重重考验,项目建设团队奋勇争先、迎难而上,以技术创新与管理优化双轮驱动,相继攻克各类不利因素:采用“排桩+锚索+止水帷幕”的支护方案高效破解基坑挖深大、水位高的支护难题;构建“三维攻坚”模式,搭建24小时协同响应机制整合参建力量,实行“挂图作战”细化工期责任,采用“铝模+爬架”新工艺提升施工效率。同时,依托每日巡检、每周复盘的严格管控机制,严守质量安全红线,为项目顺利推进构筑起坚实屏障。
在品质把控方面,项目部以“首件制”施工模式为抓手,在各分项工程启动前打造实体样板,通过可触可感的工程实体明确工艺标准,为后续施工提供精准指引;更创新融合三维建模、虚拟仿真与动态交底技术,一举破解了传统脚手架施工中交底不直观、操作风险高等痛点难题,以科技赋能品质管控,其中,《附着式脚手架施工可视化技术交底》荣获中交集团2024年度优秀技术成果奖,为精品工程建设写下生动注脚。此外,《降低早拆体系下现浇楼板的开裂概率》《提高铝模传料口封堵合格率》两项QC成果,分获厦门市QC成果Ⅱ类和Ⅲ类奖项,充分展现项目管理与技术创新的卓越成效。
作为同翔高新城产业公共服务配套的核心项目,新厝安置房一期的建设不仅将完善片区功能布局,更将助推城市配套体系实现自组织、自循环的良性发展。项目建成后,将有力提升高新城区域承载能力,对改善片区人居环境品质、促进产业集群化跃升,以及加速“人产城”深度融合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李洋)
(编辑:王玉杰)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