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交通讯(韩杨)2025年上半年,全国铁路以22.4亿人次的旅客发送量、6.7%的同比增速,交出一份亮眼的“半年报”。日均1.1万列旅客列车穿梭南北,不仅刷新了历史同期纪录,更成为观察中国经济活力与民生改善的重要窗口。从新线投用到跨境联通,从旅游专列到服务升级,铁路部门正以“硬实力”与“软服务”的双重提升,勾勒出流动中国的蓬勃图景。
新线新站:织密交通网,释放出行潜能
铁路网络的延伸,是民生改善的直观体现。渝厦高铁重庆东至黔江段、重庆东站、日照站等新线新站的投用,让“蜀道难”成为历史,让“沿海内陆联动”更具实效。121组复兴号动车组的加入,则让“千里江陵一日还”的便捷从诗中走向现实。数据显示,新线开通后,沿线城市的旅游热度平均上涨30%,商务往来效率提升50%以上。铁路部门用“硬件升级”打通了区域发展的“任督二脉”,让更多人享受到“说走就走”的自由。
跨境联通:架起开放桥,激活经济动脉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铁路正成为连接世界的纽带。广深港高铁跨境旅客增长16.1%,中老铁路跨境客流激增19.1%,中俄、中越、中蒙国际列车常态化开行——这些数字背后,是人员往来的热络,更是经贸合作的深化。当外籍旅客数量同比增长30.1%,当过境免签政策与铁路服务无缝衔接,中国铁路不仅承载着“引进来”的诚意,更传递着“走出去”的自信。从“钢铁驼队”到“旅游专列”,铁路正以更开放的姿态融入全球产业链,为区域经济注入新动能。
旅游专列:解锁新场景,赋能消费升级
当“熊猫专列”载着游客穿越巴山蜀水,当“京和号”串联起首都与西域的风情,铁路与文旅的深度融合,正催生新的消费增长点。上半年972列旅游列车的开行,同比增长23.2%,不仅带动了沿线酒店、餐饮、景区的繁荣,更精准对接了“银发经济”“亲子游”等细分市场需求。从“一票通游”的便捷到“列车+景区”的沉浸式体验,铁路部门用“旅游列车+”的创新思维,让“流动的中国”成为“消费的热土”。
服务升级:细节见真章,温暖归途人心
铁路的“温度”,藏在每一个细节里。12306系统优化后,老年旅客购票更从容;常旅客积分优惠让“常回家看看”的成本更低;计次票、定期票覆盖72条线路,满足通勤族的灵活需求;铁路畅行码的全覆盖,让“扫码点餐”“一键求助”成为现实。这些看似微小的改变,实则是铁路部门对“人民铁路为人民”的深刻践行。当服务从“标准化”迈向“个性化”,当“出行”升级为“体验”,铁路正用“软实力”赢得民心。
22.4亿人次的流动,是经济的脉动,更是民生的温度。从新线新站的“硬支撑”到服务升级的“软关怀”,从跨境联通的“大格局”到旅游专列的“小确幸”,中国铁路正以多维度的创新,书写着交通强国的新篇章。未来,随着更多“智慧铁路”“绿色铁路”的落地,这条钢铁动脉必将继续承载梦想,驶向更加美好的明天。(来源:中国网 铁路 作者:邵帅)
(编辑:韩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