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交通讯(韩杨 通讯员:黄贝)在时代发展的滚滚浪潮中,交通建设始终是推动区域经济腾飞的重要引擎。作为串联粤港澳大湾区与粤西地区的钢铁动脉,广湛高铁正以其磅礴之势,改写着广东的交通格局,为区域协同发展注入无限可能。预计2025年底通车后,广州至湛江的通行时间将从3小时压缩至1个半小时 ,时空距离的大幅缩短,将为两地乃至整个区域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时空压缩,铺就发展“快车道”。“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古人对于快速出行的美好憧憬,在当今高铁时代已成为现实。广湛高铁正线全长约400公里 ,设计时速350公里,其建成通车后,广州与湛江之间实现90分钟互达,让“同城效应”不再是梦想。这不仅大大节省了人们的出行时间,还为商务往来、旅游出行等提供了极大便利。对于粤西地区而言,广湛高铁是一条通往繁荣的希望之路。以往,由于交通不便,粤西地区的丰富资源难以高效转化为经济优势,人才外流现象也较为严重。如今,随着广湛高铁的建设推进,阳江的五金制品、茂名的石油化工产品、湛江的海鲜等特色产业,能够更加便捷地运往大湾区核心城市,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同时,大湾区的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也将加速流向粤西,为当地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枢纽联动,激活区域“一盘棋”。广湛高铁串联起广州、佛山、肇庆、云浮、阳江、茂名、湛江7座城市 ,宛如一条金线,将这些城市紧密相连,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不仅是一条交通线,更是一条经济发展的纽带,促进了区域间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和协同发展。在大湾区内部,广湛高铁与其他铁路线路、城市轨道交通等实现无缝对接,进一步强化了大湾区的交通枢纽地位。例如,在广州枢纽,广湛高铁与京广高铁、广深港高铁等相连,使粤西地区能够快速融入全国高铁网络;在佛山,广湛高铁佛山站的建设,让这座制造业名城与粤西的联系更加紧密,为产业转移和协同创新搭建了桥梁 。各城市通过广湛高铁实现互联互通,形成“1小时经济圈”,共同推动大湾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科技赋能,铸就建设“硬实力”。在广湛高铁的建设过程中,科技创新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面对复杂的地质条件和施工难题,建设者们运用了一系列先进技术,让“不可能”变为“可能”。如湛江湾海底隧道,作为国内独头掘进距离最长的穿海高铁盾构隧道 ,全长9640米,其中盾构段7551米。建设团队采用先进的盾构技术,攻克了海底复杂地质、高水压等技术难题,确保了隧道的顺利贯通。此外,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也广泛应用于广湛高铁建设的各个环节。通过智能化管理平台,建设者可以实时掌握工程进度、质量和安全情况,实现精准施工、科学决策。科技创新不仅提高了建设效率,保障了工程质量,还为高铁的安全运营奠定了坚实基础 。
广湛高铁,承载着大湾区的发展梦想,是新时代交通强国建设的生动实践。它以钢铁之躯,铺就了一条区域协同发展的康庄大道,让大湾区与粤西地区携手共进,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让我们共同期待广湛高铁通车的那一天,见证这条钢铁动脉为大湾区发展带来的无限精彩!
(编辑:王玉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