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交通讯(刘旭东 通讯员: 谭兴达 陈运雄 杨义鹏)受今年第18号台风“桦加沙”影响,9月23日至25日,广东中西部将出现暴雨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及大风。面对天灾,广州局肇庆工务段严格落实“超前防、主动避、有效抢”工作要求,全力以赴、积极应对。
9月22日、23日,肇庆工务段召开两场防台风专题部署会,根据台风路径走向,分析台风暴雨影响时段、范围和强度,提前研判防御措施,有针对性地补强设备抗台风能力,确保责任落实无死角。
紧盯关键,排查隐患
“台风就要到了,我们要抓紧清理危竹危树。”“边坡湿滑,大家注意脚下,同时要注意树木、竹子倒伏方向。”9月23日9时30分,肇庆工务段新兴线路车间新兴维修工区工长马文满一边砍伐灌木,一边大声叮嘱道。
油锯声轰隆隆响起,截断、放倒、削枝、拉拽、压实……他们分工明确、默契配合,在满是荆棘的灌木丛中将一棵棵大树清理到安全区域,不一会儿就干得汗流浃背。木屑混着汗水沾在脸上、身上,他们始终有条不紊地忙碌着。
“兄弟们一起过来,这里还有50多棵树要砍。”
“我们一组从这里开始,向二组那边推进。待会我从根部开始锯,你们将绳索绑在树干上,用力往旁边拉,控制好倒树方向。”马文满大声提醒。
经过一番修理,最后只剩下10余颗大树孤立在路基边坡旁。“风雨越大,风险就越大。”马文满说,“这处山体灌木茂盛,极易被大风刮断吹到线路上,我们不能放松警惕。”
中午时分,危树砍伐完毕。来不及休息,他们又马不停蹄赶往下一处砍青点。
在台风“桦加沙”登陆前,肇庆工务段全面检查线路、桥涵、隧道、路基等防洪重点地段、关键处所,全面排查危竹危树、轻飘物和高路堑边坡隐患,清理长大路基段、汇水集中区段及既有排水不良等重点地段的排水设施。
做好重点地段排查的同时,肇庆工务段盘点管内铁路沿线抢险队伍,提前掌握管内可投入的抢险人员及大型抢险机械,成立了29支党员突击队,组建60支防洪抢险队伍,抢险应急后备力量共4600多人。
他们提前投放9车片石、道碴等防洪路用料及6.05万个防洪编织袋、3950根防洪钢管等应急物料至沿线各关键站点。将提前准备的108台挖掘机、12台推土机、46台装载机、54台吊机等大型机械定点存放,同时在三水、肇庆、那霍各安排一台轨道车待命。此外,与沿线施工单位建立应急联络机制,保持联系畅通,随时投入抢险战斗。
“在台风来临前,我们组织职工对管内沿线危竹危树、排水沟、彩钢瓦硬飘物等进行‘拉网式’隐患排查,全方位卡控盯牢到位,不留盲区和死角。”肇庆工务段相关负责人说。
“天眼”在线,观云追雨
“苏工长,设备巡查情况怎么样?”
“李工长,添乘人员检查发现,广茂线龙坪至春湾区间204公里加330米处疑似危树侵限,暂不影响行车,请立即赶赴清理。”9月23日早上,肇庆工务段安全生产调度指挥中心电话声此起彼伏,大屏幕实时滚动气象雷达图,牵引着“作战”方向。
肇庆工务段安排专人充分运用卫星云图、雷达图等有效手段24小时不间断“观云追雨”,动态捕捉台风“桦加沙”移动趋势和影响范围。加强与地方气象、水利部门紧密联动,搭建预警信息通道,重点检查管内55座山塘水库泄洪状态,提前研判线路积水、边坡滑塌等潜在风险。
同时,他们运用北斗卫星、地质灾害视频智能报警系统,识别铁路沿线山塘水库、熔岩陷穴等5大风险,通过无人机巡检航拍、三维建模等科技手段,扩大隐患排查深度和广度,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我们建立了从监测预警到应急处置的闭环管理流程,确保安全隐患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处置。”肇庆工务段桥隧路基科科长孙立新介绍。
肇庆工务段充分发挥线路、桥梁、路基专业融合优势,确定一级网格8个、二级网格29个、三级网格143个,对全段75个防洪重点地段、96个重要设备逐处制定网格化巡查、看守制度,实现管内所有的防洪重点地段全覆盖复查。
“从接到防洪调度命令到传达全网格成员,我们只需要5分钟。”肇庆工务段调度值班室主任杜学军说。
步履不停,守护通途
9月23日8时,阴云低垂,空气湿润。“今天我们检查的设备较多,大家注意盯控隧道进出口、高路堑及线路周边环境。”肇庆工务段阳西高铁路桥车间阳西路桥检查工区工长曾宪建带领4名工友前往深湛铁路262公里加150米处作业点,开始了一天的奋战,保障台风登陆前设备安全。
“就是这里,快对比航拍图,仔细查看设备状态。”曾宪建一边说,一边操控无人机飞至山坡上查看重点地段。
他目不转晴地盯着屏幕上的山体航拍图像,念叨着:“没什么碎石,植被也没有被掀起,山体与墙体状态良好……”
“隐患往往就藏在看不见的地方,要重点检查隧道进出口、高路堑边坡状态是否良好。”曾宪建一边叮嘱工友,一边在检查记录本上做好登记。
“工区加强了Ⅱ级防护栅栏、高堑坡、隧道进出口边仰坡等12个防洪薄弱地段的检查,职工全员在岗,随叫随到。”曾宪建介绍。
行至排水沟时,众人放缓了脚步,曾宪建每隔十米便俯身观察水沟盖板是否错位、篦子是否堵塞。“最近雨水充沛,加之雨水冲刷堆积了很多杂物,检查时一定要确认排水沟排水是否通畅。”他撸起袖子,抄上铁铲,把排水沟里的淤泥铲出来。5分钟后,排水沟清理干净,曾宪建擦擦额头的汗水,露出满意的笑容。
10时25分,他们来到一处高路堑旁。路堑是工务防洪的重中之重,在连日的雨水冲刷下,山上泥土变得松软,容易发生山石滚落、溜坍等隐患。
“石林,注意观察山石有无位移或滚落现象。”曾宪建叮嘱。他们利索地攀上堑坡检修梯,拿着砍刀拨开草丛,仔细查看山体与墙体的状态。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汗水湿透了衣服,大家毫不在意,继续向前行进,他们坚定的身影渐行渐远。
12时10分,他们完成了6处隧道进出口、6处高路堑及周边环境的检查任务。大家抹去脸上的汗水,露出了会心的笑容,作业人员纷纷踏上归途。抓紧时间休息调整后,他们还要奋战下一个战场。
“近期雨水较多,台风也准备来临了,大家绝不能掉以轻心。”返回工区的路上,曾宪建再次叮嘱工友,“只有线路没问题了,我们的心也就踏实了!”
风雨兼程无所惧,这是响彻在桥与隧、山与河之间的铁路“暗号”。肇庆工务段干部职工争分夺秒,迎战风雨,用“硬核”行动守护铁路大动脉安全畅通。
(编辑:王玉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