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交通讯(韩杨)江西省交通运输执法局十一支队“战高温、保安全、强服务”工作纪实
连日来,江西省持续高温,路面温度直逼50摄氏度。省交通运输执法局十一支队的交通运输执法人员无惧烈日“炙烤”,坚守高速公路执法一线,用汗水与担当筑牢安全防线,各大队因地制宜、精准发力,在高温“烤”验中书写着责任与担当。
一、加强执法监管,织密安全防护网
8月的骄阳如烈火烹油,热浪裹挟着路面的热气扑面而来。十一支队各大队以“严监管”守住安全底线,让执法既有力度也有硬度。
二大队执法人员全副武装在烈日下执勤,制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随身携带的人丹、风油精成了“防暑标配”。针对高温下货运车辆轮胎压力骤增、易引发爆胎事故的特点,采取“定点检查+流动巡查”模式严厉打击超载超限违法行为。
三大队则强化与交警、养护部门的联勤联动,让应急设备始终处于“热备状态”。一次巡逻中,执法人员发现一辆小型客车引擎盖冒白烟,立即引导车辆至安全区域,熟练使用车载灭火器快速处置,并及时通知施救单位将车辆脱离,成功避免了一场可能发生的自燃事故。
四大队聚焦高温下车辆救援安全,对辖区救援单位开展专项检查,逐项核查救援设备日常维护记录18份、救援人员从业资质36人次,坚决杜绝“带病作业”“超时作业”,确保突发情况下救援队伍能“拉得出、用得上”。
二、落实隐患排查,筑牢通行安全线
针对暑期高温易致设施老化、暴雨后易引发路域隐患的特点,十一支队各大队联动多方力量,用“地毯式排查+科技赋能”确保路段畅通。
二大队创新“徒步+车巡+无人机航巡”结合模式,每日对辖区近114公里路段开展全覆盖排查,重点检查边沟、涵洞、桥梁、险坡等隐患点,累计发现并整改排水不畅、护栏松动等问题17处。高温下,执法人员攀爬险坡时脚下的碎石被晒得发烫,无人机操控屏在烈日下反光,他们便用毛巾遮挡屏幕坚持操作,只为不放过任何一处隐患。
三大队则将排查重点放在“看不见的风险”上。东昌高速与沪昆高速昌金段相接的新改建路段边坡,在暴雨后遇高温极易出现水土流失、边坡镂空。执法人员顶着40摄氏度的高温,沿着边坡一步一挪检查,脚踩在发烫的泥土上陷进半尺深,累计排查新改建边坡11处,提前处置3处潜在塌方隐患。“多爬一步,就可能少一场事故”,基层执法人员的话道出了排查的意义。
四大队在养护施工现场“盯紧每一个细节”,执法人员顶着烈日紧盯作业规范,协助养护人员科学摆放安全锥桶、优化施工区警示标识布局,一遍遍叮嘱作业队伍加强路面洒水降温频次,实时监测路面温度变化,严防高温导致路面变形开裂,全力确保施工安全与道路通行效率。
三、增强服务理念,传递执法温情线
以“热”为令、以“心”为桥,十一支队各大队用暖心服务为群众出行“降温”,让高温下的旅途有了更多暖意。
一大队在高温“烤”验中坚守执法一线,以“日常巡查+联合检查”筑牢涉路施工安全屏障。每日实地检查高速公路涉路施工情况,每周联合开展专项安全检查。针对高温易致路面坑槽、桥头伸缩缝损坏等隐患,大队共排查安全隐患6处,均及时告知养护单位进行修复处理。同时,大队还深入施工一线开展4次安全宣传,将严格监管与温情服务相结合,用行动传递执法温度。
二大队在樟树服务区执法服务室设立“防暑便民点”,藿香正气水、风油精等药品一应俱全,已为货车司机、游客等提供应急药品30余人次。同时,他们联合服务区经营单位投入200余人次开展监管,检查商品20余类、食品30余类、消防设施10处。执法人员还深入大件运输企业,顶着烈日讲解高温安全驾驶知识,收集并帮助解决企业诉求3条。
四大队在服务区广场开展“高温行车小课堂”,向司乘人员面对面讲解车辆爆胎预防、疲劳驾驶应对等知识,累计服务群众300余人次。他们还督促服务区增加免费饮水点2处、增设防暑药品便民箱2个,让过往群众随时能喝上凉水、取到药品。
烈日下的“执法蓝”,是保障群众平安出行的坚实防线。十一支队将持续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用脚步丈量责任、用汗水守护平安,在高温“持久战”中筑牢夏季交通运输安全屏障。(龚帆帆、李盼)
(编辑:韩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