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交通讯(韩杨 作者:王法儒)当暑运的列车载着6.77亿人次的出行需求穿梭于神州大地,京沪、京广高铁上悄然亮相的“轻享健康”系列轻食套餐,为旅途增添了一抹健康亮色。从过去火腿肠、方便面的“老三样”,到如今低脂低盐、营养均衡的轻食选择,高铁餐饮的升级不仅是味蕾的革新,更是铁路部门以旅客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的生动实践。
健康供给侧的精准改革,彰显铁路部门对民生需求的敏锐捕捉。北京局推出的轻脂果蔬与虾仁鸡肉两款套餐,严格遵循低脂少盐标准,通过单独分装的酱料让旅客自主控制热量摄入,完美契合现代人的健康管理需求。上海局更在此基础上研发10款轻食系列,从“秘制牛肉香煎巴沙鱼荞麦面” 到“虾仁烤鸡黑米饭”,每款都包含谷薯类、蔬果类、肉蛋类等六种以上食材,参照中国烹饪协会营养指南实现科学配比。这种从“满足温饱”到“营养定制”的转变,背后是铁路部门对 47% 旅客轻食需求数据的精准响应,体现了服务供给与民生期待的同频共振。
服务模式的全面创新,构建起便捷高效的餐饮服务网络。铁路部门打造了“餐吧选购 + 扫码点餐 + APP 预订”的三维购买体系,旅客通过座椅扶手的 “铁路畅行码” 或 12306 平台即可完成点餐,乘务员精准送餐到座的服务已覆盖超万人次。长三角地区更建立“一车一标配”动态机制,根据客流特点灵活调配餐食种类与数量,南京南站的热链厨房能让旅客品尝到现做的“黑椒牛肉健康餐”。这种“线上线下融合、冷链热链互补”的模式,将互联网思维与铁路服务深度结合,让便捷出行从位移延伸至餐饮体验。
全链条的安全管控,筑牢舌尖上的旅途防线。从食材入库的品控员、厨师、采购员三方检测,到生产过程的规范化流程,再到全程冷链的温度监控,铁路部门构建了“从中央厨房到餐吧”的全流程安全屏障。北京局创新采用“75℃瞬时杀菌 + 冰水速降”技术,在确保食品安全的同时最大限度保留食材营养与口感。广铁集团的“一份家常饭”工程更实现热链餐食 35.3% 的实惠餐占比,用标准化生产守护“平价不降质”的承诺。
当张先生在高铁上惊喜地吃到减脂餐,当带娃出行的妈妈通过点餐服务获得片刻安宁,这些细节生动诠释了铁路服务的温度。从地方特色套餐到儿童专属餐食,从现磨咖啡到健康轻食,铁路部门用79款新品构建起“移动美食展”,让旅途不仅有速度与效率,更有滋味与温情。这种以旅客需求为导向的持续创新,正是“人民铁路为人民”理念的最佳注脚,也让每一趟旅程都充满期待与温暖。
(编辑:韩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