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交通讯(韩杨 通讯员:马彦朋)地铁工程,是民心工程,更是百年工程,优良的施工质量是实现以上目标的关键。对于盾构施工,我们有深刻的理解,管好一台盾构机容易,管好两台就难,那9台盾构机同时掘进,这难度非同一般!
“无破损、无渗漏、无错台”三无产品
人民交通讯(韩杨)20公里隧道,9台盾构,7个工点,面对如此大体量施工,如何保证各区间质量管理齐头并进,打造,中交一航局城交公司青岛地铁项目团队形成了“精推细钻铸精品,环环创优争一流”的管理目标。目标有了,我们不禁要问还需要做什么?
思想决定走向,意识决定行动。
青岛地铁项目负责7个盾构区间施工,管理范围广,难度大。施工团队是现场管理的核心,团队的思想决定现场的风向,现场的风向则直接影响管理的走向。打造“三无”产品,建设百年工程,离不开项目经理乃至每一位工点作业人员对质量的高度重视,严格把控。抓质量管理首先要甩脱重进度轻质量的心态,对现场存在的质量问题要全面治理,防微杜渐,预防为先。盾构施工中盾尾清理不干净,泥砂拖入盾尾刷造成损坏、漏浆;管片背部砂浆填充不密实,则导致上浮,渗漏水,管片错台等问题。俗话说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对小问题视若无睹、习以为常,乃至隐藏问题放低管理标准,久而久之则会造成不可逆转的质量事故。因此要保证团队内部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提升质量管理意识和标准,将质量管理抓在日常,才能形成良好正向循环。

完善管理体系,强化过程管控。
从管片进场到成型隧道,质量管控是一条环环相扣的锁链。从材料进场验收、止水条粘贴、管片选型、管片吊装运输、盾构掘进参数控制、管片拼装、同步注浆、二次注浆、螺栓复紧等都要严加管控,哪一环节出现松懈,“无破损、无渗漏、无错台”的目标就难以实现。一方面,项目部以岗位明白卡明晰各个岗位职责要求,以作业交底强调质量管控重点,保障交接班顺畅无误,把好盾构施工基础关,同时做好24小时巡查,重点盯控螺栓复紧、二次注浆等,严把关键细节。另一方面,实行隧道内“日检”制度,对当天掘进质量及昨日成型管片质量进行检查,形成区间质量日报。出现可能造成质量问题的苗头,立即组织分析会,将问题遏制在萌芽之中。盾构姿态控制是保证成型隧道质量的前提,项目部建立内部预警叫停机制,将盾构水平姿态超40毫米、管片错台超5毫米作为红线标准,触碰红线,按照四不放过原则,停机查明原因,前置质量风险。通过体系化管控为优质的工程质量保驾护航。
建立考核机制,促进高效执行。
管理人员或者作业人员精神懈怠,行为惰性都会都盾构施工质量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建立固定考核机制,确保现场人员常怀自律之心,保障质量管控执行到位至关重要。项目部实行周检督察,对各盾构区间当周的管片质量、成型隧道等进行检查,逐项打分评比,收紧质量管控链条,避免松懈思想。结合班组建设,将质量管理纳入班组考核。考虑到盾构管片极怕磕碰,为加强过程保护,项目部对地面人员、拼装手等涉及管片运输拼装人员统一考核,以完成10环管片为一考核周期,管片质量良好对相应班组成员进行奖励加分,通过此类专项考核提升作业人员质量管理积极性。

聚焦核心人员,抓实关键环节
。在诸多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中,人员是一切施工的根本。操作手是盾构施工的核心人员,一个操作水平熟练、突出的操作手是保障成型隧道质量的关键,而一线班组人员技术水平、素质的高低也直接影响施工质量的优劣。项目部各区间内部、区间之间定期组织盾构司机、拼装手等培训比武,找差距补短板,提升关键人员素质及能力。其次,切实保证两者之间的配合,盾构司机、拼装手要充分交流、思想统一、步调一致,实现掘进参数、管片选型、盾尾间隙、盾构姿态的全面把控,最终保证成型隧道质量。此外,关注二次注浆等关键环节,项目部在同步注浆时增加水泥,加快凝固时间,减少二次注浆频次,同时提高管片背后止水效果。
隧道成型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只有工程质量得到保证,才能助力企业更好发展。“无破损、无渗漏、无错台”是盾构施工领域的最高标准,更是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让我们牢记“精推细钻铸精品,环环创优争一流”的管理目标,以不懈努力夯实质量管理专业根基,打造盾构施工“三无”产品,为公司持续建设专业领航企业贡献力量。
(编辑:王玉杰)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