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交通讯(韩杨)10月11日零时起,全国铁路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这张"八纵八横"路网的升级版蓝图,以1.3万列旅客列车、2.3 万列货物列车的磅礴运力,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绘就出 "人享其行、物畅其流" 的壮美画卷。从白山黑水到南海之滨,从雪域高原到东海之滨,新图的实施不仅是运输能力的再跃升,更是服务国家战略、增进民生福祉的生动实践。
新线赋能,激活区域发展新引擎
沈佳高铁沈白段的开通,让北京至长白山的旅行时间从 6小时压缩至4小时33分,这条全长430公里的 "冰雪黄金线",不仅串联起沈阳故宫、长白山天池等文旅IP,更通过开行沈阳北至沈阳北的环线列车,形成辽宁、吉林"2小时经济圈",为东北全面振兴注入强劲动能。随着新线的加入,使我国高铁网密度达到每万平方公里55公里,较五年前增长40%。更值得关注的是,新图中46列沪昆高铁标杆列车、57列京哈高铁标杆列车以350公里时速疾驰,让"千里江陵一日还"的诗意想象变为现实,标志着我国高铁运营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货运升级,畅通国民经济大动脉
在货运战场,新图展现出更强的战略定力。208列跨局快速货运班列如"钢铁快递"般穿梭全国,较调图前增加15 列,将长三角至珠三角的货物运输时间压缩至24小时内。173列多式联运班列的开行,使广州国际港的跨境货物可通过"铁路 + 海运"模式直达欧洲,物流成本降低18%。这些数据的背后,是铁路部门主动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生动实践。通过开行南京东至增城西等130列城际班列,铁路构建起覆盖主要城市群的"1小时物流圈";通过推广95306数字口岸,实现海关通关时间压缩40%,助力我国外贸进出口额同比增长6.8%。
开放共赢,构建国际物流新通道
中欧班列在新图中展现出更强的韧性。93条图定线路、每周17列全程时刻表班列,让西安至杜伊斯堡的运输时间稳定在10天,较海运快20天、较空运成本低60%。跨里海班列的常态化运行,开辟了中欧运输新路径,使货物可经阿塞拜疆、格鲁吉亚直达土耳其,避开地缘政治风险。在中老铁路上,D87次跨境动车搭载着普洱茶、机电产品等 "中国智造",仅需10小时即可抵达老挝万象,带动沿线17个景区游客量增长200%。
服务提质,书写人民满意新答卷
在客运服务领域,新图彰显着浓浓的民生情怀。12306 系统新增的 "候补购票 + 在线选铺" 功能,使购票成功率提升40%;电子发票全面推行后,旅客获取报销凭证的时间从3天缩短至3分钟。在G55次高铁上,中秋诗词大会、团扇制作等文化活动,让4小时车程变成文化之旅;"天山雪莲服务队" 的双语服务、上海虹桥站的24小时母婴室,让特殊旅客群体感受到家的温暖。货运服务同样亮点纷呈。"客车化"班列实现网上订舱、市场化竞价,使物流时效提升25%;铁路物流总包服务为徐福记等企业降低综合成本12%;"铁路运费贷"等金融产品,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低息融资渠道,累计放款超200亿元。
从白山黑水到南海之滨,从雪域高原到东海之滨,这张新图不仅是交通基础设施的升级,更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生动写照。当复兴号列车穿越秦岭隧道,当中欧班列驶过贝加尔湖畔,我们看到的不仅是速度与效率,更是中国铁路人"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初心使命。这趟永不停歇的 "中国号" 列车,正载着14亿人民的梦想,驶向更加开放、繁荣、美好的未来。(王法儒)
(编辑:王玉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