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交通讯(韩杨)2025年“五一”假期首日,广铁集团以发送旅客330万人次的成绩刷新历史纪录,较去年同期增长12.6%。这一数据不仅折射出民众假日出行需求的强劲复苏,更彰显了中国铁路在服务民生、创新管理和科技赋能上的显著成效。
面对井喷式客流,广铁集团通过科学统筹运力资源,交出了一份高效答卷。5月1日,3591列旅客列车昼夜驰骋,其中加开列车505列、夜间高铁244列,实现“24小时无缝隙衔接”。新开通的梅龙高铁运力利用率提升26.7%,有效缓解了干线压力,成为区域协同发展的生动注脚。这种动态调整、精准投放的运力模式,既是对“一日一图”机制的深化实践,也为全国铁路高峰运输提供了范例。
假日出行不仅是运输能力的考验,更是服务温度的试金石。广铁集团聚焦亲子群体需求,打造“高铁童趣服务链”,6趟列车的卡通主题车厢内,卡通贴纸爬满车窗,餐车变身“魔法城堡”。一个小女孩踮脚够到亲子阅读角的绘本,母亲轻声念着故事,邻座的男孩专注拼着益智拼图,笑声如铃铛般清脆。益阳南站的“银城花爱心专区”里,旋转滑梯上,孩子们尖叫着滑下,草绿色的攀岩墙前,父亲托着孩子的小手向上攀登,党员服务队的红袖章在人群中格外醒目,他们弯腰为老人指路,抱起哭闹的幼童轻声安抚。作为服务一线的“排头兵”,广州客运段在列车服务中注入更多人文关怀:针对老年旅客和残障人士推出“爱心接力”服务,乘务员全程协助上下车、行李搬运;列车广播增设方言提示,让乡音传递温情。这些细节彰显了“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初心,将冰冷的运输数据转化为有温度的人文关怀。
从12306大数据动态监测客流,到全国120个车站实现便捷换乘、37个车站地铁免安检,科技正成为提升出行体验的核心引擎。广铁通过优化候补购票、重点旅客预约等数字化服务,让“指尖上的便利”惠及更多群体。广州客运段依托智能服务终端,实现旅客需求“云端响应”,乘务员手持终端可实时接收重点旅客预约信息,提前准备轮椅、医药箱等物资;车厢内扫码点餐,让“智慧列车”成为现实。与此同时,长三角、武汉、哈尔滨等地铁路部门协同发力,通过增开旅游专列、联动景区酒店等举措,推动“交通+文旅”深度融合,为区域经济注入新动能。
“五一”客流的火爆,既是民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直观体现,也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重要支撑。全国铁路预计8天发送旅客1.44亿人次,这一庞大数字背后,是交通基础设施的硬实力与服务软实力的双提升。广州客运段的实践表明,服务品质的提升永无止境——从标准化流程到个性化关怀,从技术赋能到文化浸润,铁路部门正以更细腻的笔触勾勒“人享其行”的图景。未来,随着高铁网络不断完善、服务品质持续升级,中国铁路必将以更高效率、更优体验,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强助力。
节日里的滚滚人流,映照着活力迸发的中国。当“流动”成为时代的常态,铁路部门以担当与创新作答,让每一段旅途都承载着幸福与希望,这正是交通强国建设最生动的诠释。从乘务员的微笑服务到万里铁道线上的科技脉动,中国铁路用行动证明:流动的不仅是人群与车辆,更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一个国家砥砺前行的磅礴力量。(通讯员:刘旋)
(编辑:王玉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