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交通讯(韩杨)近日,一则振奋人心的消息传来:中铁集装箱运输有限责任公司直客项目发运量累计突破100万标箱!这不仅是一个闪亮的数字里程碑,更是中国铁路向现代物流体系加速转型、主动服务国家经济大局的生动注脚。从东南沿海的泉州黄塘站到西南腹地的成都城厢站,一列列满载货物的集装箱班列,如同强劲的动脉,为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输送着源源不断的养分,也向世人昭示着铁路在现代物流领域的强大潜能与深厚情怀。
突破,源于服务理念的深刻变革。 传统的铁路运输往往给人以“等货上门”的印象。而“直客项目”的核心理念,恰恰是打破这一固有模式,主动“走出去”,直接深入各地的工业园区、制造工厂,精准对接生产制造企业的真实需求。这“直”字背后,是服务意识的根本性转变——从被动响应到主动探求,从提供单一运输工具到担当全程物流方案的设计师。中铁集装箱公司组织专业人员深入市场一线,摸排客户痛点,正是这种“以客户为中心”的务实作风,使得他们能精准聚焦于减少环节、压缩时间、降低成本这些企业最核心的诉求,从而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这100万标箱,是市场用脚投票的结果,更是铁路部门放下身段、贴近市场、优化服务的诚意与能力的体现。
创新,驱动物流模式的优化升级。 “直客项目”并非简单的铁路运输,其精髓在于“集装箱多式联运”。它巧妙地将铁路的干线运输优势与公路的“最后一公里”灵活性相结合,为客户量身定制“门到门”、“站到门”等多元化解决方案。以报道中提及的泉州至西南地区班列为例,货物从工厂出发,铁路承担干线骨干运输,50多小时疾驰两千多公里,再通过公路短驳无缝衔接至仓库,全程集装化、高效化。这种模式,不仅显著提升了运输效率,将干线运输时长压缩至短短2天,更关键的是通过系统优化,实现了综合物流成本的大幅降低。它有效打通了沿海生产基地与内陆消费市场之间的物流瓶颈,促进了区域间资源的顺畅流动与经济的协同发展,是铁路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具体实践。
赋能,彰显服务实体经济的责任担当。 物流是实体经济的“筋骨血脉”。物流成本降不下来,实体经济活力就会受影响。中铁集装箱公司直客项目,其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正是“助客户降低物流成本”,为生产制造企业“降本增效”提供坚实的运输保障。在当前复杂的经济环境下,为企业减轻负担、提升竞争力,就是最实在的稳增长、保就业。155条骨干线路,触达全国356个货运站,这张日益密集的物流网络,如同为万千企业铺设了一条条成本更低、效率更高、更稳定可靠的“黄金通道”。这背后,是铁路部门发挥国民经济大动脉作用,勇担社会责任,将自身发展深度融入服务实体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之中的大局观。
展望,擘画现代物流体系的宏伟蓝图。 百万标箱,是一个辉煌的成就,更是一个崭新的起点。中铁集装箱公司明确表示,未来将以提升集装箱多式联运核心竞争力为重心,持续打磨精品服务品牌,深化与铁路物流中心的合作。这意味着,更加智能化、绿色化、标准化的铁路集装箱运输服务正在路上。随着铁路现代物流体系建设的不断加快,我们有理由期待,未来将会有更多高效便捷的物流产品涌现,进一步压缩社会物流总成本,为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提供更强大的运力支撑。(王法儒)
(编辑:王玉杰)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